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趋势和案例| 牧者,你的教会对目标信徒友好吗?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4月17日 09:18 |
播放

一座城市对游客友好,游客才愿意过去;
一所教会对信徒友好,信徒才愿意委身。

从山东威海打造老年友好城市说起

在我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中,山东省拥有着全国单个省级行政区最多的老龄人口。而在山东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并不是省会济南,也不是省内一哥“中国青岛”的青岛,而是一个就连山东人自己也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城市——威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山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2122.1万,老龄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市,以27.3%的老龄化率排名全省第一。

基于老龄化程度很高而且很多老人去往威海旅游和养老的现状,威海当地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探索多种养老服务模式,正努力为包括全国旅居老人在内的老年群体,打造老年友好城市。

那么,老年友好城市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代驾、送餐、支持现金支付等。

“老年友好”这个词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笔者曾经在超市里面亲耳听闻一对老人夫妻说,“西瓜太大了,咱们吃不完,要不然还是别买了吧?”原来,当时时值夏天,天气炎热,那对老人很想要买点西瓜吃,但是西瓜太大了,整个西瓜他们根本吃不完;超市又不允许分开卖;老人的儿女也已经长大成人,不在老人身边。因此,最后两位老人在西瓜旁边犹豫了半天,最后没有买西瓜就走了,因为吃不完很快就会坏,只能扔掉。所以,买西瓜允许只买一块这个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也是老年友好的一部分。

从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引发的关于教会的思考

对年轻人来说,手机(智能手机)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社交、读书、娱乐、购物甚至工作都需要通过手机来完成。出门在外,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钥匙不用带,门卡不用带,甚至身份证都不用带,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手机。如果没有手机的话,那年轻人的天基本上就塌了。

但是对许多老年人来说,情况却大为不同。

老年人当然也会带手机。但是他们带手机基本是用来联系别人,然后可能有些老人还会刷刷短视频。但是对很多老人来说,让他们用手机购物、使用手机支付,他们真得是不会啊!既没有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也没有使用手机支付的能力。

因此,支持使用现金支付,这就是老年友好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指标。同样的,未成年人友好社会、外国人友好社会亦是如此。

那么,教会呢?各位牧者、传道人尤其是教会领袖,你的教会对目标信徒友好吗?

不同教会目标人群并不一样。有的教会在高新区、开发区,这样的教会往往年轻人会非常多;也有的教会附近居民区很密集,这样的教会往往老年人居多;有的教会坐落在工业区,周边厂房遍布,这样的教会往往容易吸引民工等打工群体的关注……

教会有教会的目标人群,只是教会想要让目标人群进到教会当中,可是目标人群却未必会按照教会的想法做。阻碍目标人群进入教会并且委身教会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思考——你的教会对年轻人友好吗?对职场人士友好吗?对老年人友好吗?对弟兄友好吗?对姊妹友好吗?对民工友好吗?对白领友好吗?

四所教会在吸引目标人群方面的积极探索


王弟兄服事的教会周边年轻人非常多,尤其是二十多岁的单身年轻人很多。王弟兄发现,在婚前辅导这个方面,很多人有着巨大的需求。对于很多单身的青年来说,婚姻是他们很大的一个困扰。因为没有解决婚姻的问题,年轻人的流动性就会非常大。甚至有很多青年人就是为了找对象才来教会的。如果在一所教会没有找到对象的话,那很可能他们就会到别的教会去继续找对象,直到找着对象为止。

因此,他们教会在牧养过程中会适当向年轻人倾斜。他们的做法是做了一些婚姻的预备课程,帮助单身信徒梳理婚姻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对象,并且引导他们建立合上帝心意的基督化的家庭。

王弟兄在实际服事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道和话语的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乏,很多方面都没有回归到圣经当中。比如在婚姻方面,上帝的教导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的,或者虽然头脑知道,但是心里却并不真正认同。因此,虽然自己是基督徒,但是还是按照世上的标准来“卡”弟兄姊妹。尤其是对不少姊妹来说更是如此,比如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配偶?有很多的标准,当中很多都是把世上的那一套东西拿过来,要求对方既要符合世上的标准同时还要符合信仰的标准,简直就是难上加难。如果年轻人带着这样的心态是很难顺利进入婚姻的。所以,如何才能够把这样错误的标准打破掉,这个需要教会借着神的道来把很多的单身信徒的婚姻观包括价值观归正过来。


罗弟兄带领的教会周边也有很多年轻人。他们一直很想让很多年轻人能够进来教会,可是种种尝试却一直都不太成功——顺利进入教会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失败的经历积累了很多,但是在不断失败的过程当中罗弟兄却也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真理当然是绝对不能够妥协的,但是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完全可以为年轻人进行专门调整。”罗弟兄说:“年轻人不是普遍都比较喜欢音乐嘛,那我们就可以拿音乐做文章。或者是绘画啊,也能够吸引一些人。通过音乐和绘画等方式作为一块敲门砖吸引他们,跟他们建立关系,然后再牧养他们。”

罗弟兄的教会还为年轻人特别设立了餐厅。原本是没有餐厅的,但是为了更好的吸引年轻人,他们专门做了餐厅,是一个非常适合年轻人的休闲餐厅。年轻人过来教会以后,可以在这里免费学习乐器、免费学习画画、免费吃饭。罗弟兄认为,如果教会不针对年轻人的特点进行专门调整的话,那想要抓住年轻人是很难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入教会?肯定是有原因的。而教会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原因找出来,然后认真解决问题,扫清年轻人进入教会的障碍。让他们愿意来教会,更让他们来了教会以后能够待得住。

“我们有餐厅,有厨房,然后常见的一些运动健身设施也有,然后还有很多乐器。对于年轻人,我们先不给他们传福音,先让他们喜欢上这里,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爱,让他们感受到这里跟外面社会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罗弟兄如此说。


跟前面两所教会不同,钱牧师服事的教会中老年人是“绝对主力”。老年人是他们教会的目标人群。那么,他们是怎么吸引老年人的呢?

除了跟其他教会一样做好老年人的牧养和各个方面的照顾以外,钱牧师他们教会还有一个“特色”——丧事服事。

人都会有生老病死,基督徒当然也不能除外。但是跟非基督徒不一样的是,基督徒往往都希望自己去世以后丧事能够按照主内的方式来办。钱牧师服事的教会老年人一直都很多,钱牧师说最初他们做丧事服事是迫不得已的——教会有老人去世了,生前他们就要求教会按照主内的方式给他们做丧事礼拜。教会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其实也只能答应而不能拒绝,既然答应了那就要做。于是,丧事服事就这样慢慢开始了。

然后就一直做到了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时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丧事服事的对象仅限于自己教会去世的信徒,而且还需要是逝者全家信主的那种,不然的话很难在按照主内的方式做丧事上达成一致。可是做着做着,情况就慢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面就算逝者家人当中有不信主的,很多人也愿意找教会按照主内的方式来办。因为如果按照当地社会上的办法做丧事的话要花很多钱,花钱也就算了,还要费很多心思;可是让教会来办的话他们既省时间又省心还省钱。而且他们也觉得按照主内的方式办理丧事的话因为教会乐队会过去,他们都觉得挺好看的,同时也有排场,一点都不丢人。

他们教会的丧事服事做得很好,以至于不仅他们自己教会的信徒,当地很多其他教会的信徒在去世以后,也会联系他们,让他们做主内丧礼。


陈牧师在南方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全职服事。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忙碌。是的,这座城市经济非常发达,同时,这里的人们也非常忙碌。

看着很多职场人士匆匆的来教会,然后聚会结束以后又匆匆的离去,陈牧师发现当中很多人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原因是时间太赶了,匆忙到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吃饭,于是就只好饿着肚子来教会,饿着肚子参加聚会,然后聚会结束以后才能去吃饭甚至一路饿着肚子回家。

陈牧师看得很心疼。不止心疼,陈牧师也发现人们饿着肚子是很难很好的参加聚会的。

于是,教会在重新装修的时候陈牧师给教牧同工和服事人员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终于顺利开办了厨房和餐厅。无论是教牧同工还是普通信徒,在规定时间内吃饭一律免费。

当初,很多人之所以反对设立厨房和餐厅,第一是因为担心教会做这些会分散教会的精力,教会开办厨房和餐厅有“不务正业”之嫌;第二是考虑到开办厨房和餐厅必须要合法合规,必须有运营厨房和餐厅的合法手续,弄这些手续和维持厨房、餐厅的运行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但是,事实证明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开办厨房、餐厅以前,教牧同工和普通信徒饿肚子的情况简直随时可见;开办厨房、餐厅以后,很多人的心理都不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可能人饿着肚子就会容易急躁?下班以后,信徒来到教会,稍微花几分钟时间就能吃上饭,而且饭菜还非常干净卫生,吃完饭以后可以安心参加聚会。可以说,厨房和餐厅的设立不但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而且于人们的信仰和灵性本身也大有益处。

有人说,一个女人若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留住他的胃。我们也可以说,一所教会若想留住人,就得先留住他的胃。人活着,当然不是单靠食物,但是食物或者说吃饭却始终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结语:

不同教会的特点并不一样,适合这所教会的做法却未必适合另外一所教会。但是一样的是,每一所教会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和发现自身的特点和处境,然后明确自己的目标人群,并且为了吸引目标人群而不断探索、尝试。正如诗篇所说:“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